中華語文網記者 常璐
常:您今天所講的語文之美、語文的力量與使命,與我們《語文報》一直以來堅持的“大語文”辦報理念是一致的,這也是我們作為語文教育媒體應該肩負的傳播使命。但是在應試依然主導教育的今天,您認為我們媒體怎樣能更好地引導師生重視語文素養的培養?
王:“語文”的使命,主要是幫助孩子完成三個方面的“奠基”:語言系統、價值觀系統、審美系統。在方法上,我個人以為,提高閱讀量是最重要的,教師和媒體的作用,在于圍繞這三個方面幫助孩子們篩選篇目、設計比例,分享并傳播閱讀的快樂。
常:學好語文與教好語文都不是一日之功,對語文教師如何能更扎實地提高教學水平,您有什么建議?對學生如何學好語文,您又有什么想對廣大中學生講?
王:無論對老師還是學生,我的建議都是增加閱讀。我個人覺得,現在的語文教學,似乎過于計較每篇課文的深度分析與挖掘,有“開采”過度和“玩術”的嫌疑,在某個點滯留太久。我以為,學習語文最好的辦法,不是沉湎,而是“旅行”式的閱讀,要移動,當你有了足夠的里程,當你領略了足夠多的精神風光之后,你自然會清楚每一段里程的意義,你才有自己的鑒賞力和感受力。
常:我們的讀者和編輯交流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“寫作”,如何寫好作文?什么樣的作文才是好作文?這都是老問題,希望聽到王老師的新解答。
王:我個人以為,首先是表達得誠實,誠實就是力量;然后是語言的準確,準確就是美;再者是追求題材和思路的新穎,即個人的發現性。
常:您被譽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思想啟蒙家、被中學讀本和閱讀題引用最多的作家之一,您的散文有著清潔的思想,詩性的文字,純美的靈魂。對中學生,您的創作希望傳遞給他們什么?
王:其實,我想同時傳遞三個層面的信息:語言、價值觀和美。尤其價值觀方面,我希望能把一些常識作為“精神疫苗”接種給他們:人對人的態度,人對社會的態度,人對自然的態度。您知道,現在的學生讀物,大都文學性很強,思想性偏弱。我試圖彌補它。
有人評論,說我任何時候都不忘兩樣東西:時代最峻急的任務,生命最美好的初衷。不錯,是這樣,我希望我的讀者,和我一樣,在清楚了生活的真相和現實的復雜之后,仍堅持做一個純真的人,做一個理想主義者,做一個愿意為這個生命共同體服務的人。魯迅有句話我很喜歡,“無窮的遠方,無數的人們,都與我有關” 。
羅曼羅蘭說過:“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,那就是在認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?!边@是我心目中的好作家標準,好的作品和人生,都實踐著這一點,我在努力這樣做。
常:很多中學生會問:我該讀些什么書?媒體上也有各種書目的推薦,對學生的閱讀,您有什么建議?
王:多讀經典,少碰暢銷書和明星書,因為“暢銷”角色決定了其快餐品質,它是為討好你的惰性和弱點而策劃的,不可避免帶有粗糙、輕佻、偽飾、狂歡的性能,你會得到迎合卻得不到提升。它是產品,不是作品,只能一次性消費。
一冊好書,在生產方式上,必有某種“手工”的品質和痕跡,作者必然沉靜、誠實、有定力和耐性,且意味著一個較長的工期,內嵌光陰的力量。讀一本好書,你會同時得到來自語言、價值觀、美學三個方面的滋養。
常:這兩年是傳統報刊媒體向數字化出版轉型的關鍵時期,我們《語文報》在網站的建設和全媒體平臺的打造中也一直在努力,今年6月被國家確定為“首批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”。作為資深媒體人,請您談談當前各類媒體的發展現狀,以及您做電視媒體的成功經驗?
王:我做電視新聞,深知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何等巨大,今后,傳統媒體的唯一優勢,可能體現在話題的發現、策劃和深度開掘上。微博、微信,給我一個很大的啟示:當我們把它視為一種媒介方式的時候,其實,它本質上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了。關注生活本身,研究生活規律,或許是媒體生存的秘鑰。
常:您既是敏銳理性的新聞人,又是浪漫明亮的散文家,二者的成功,您是如何做到兼顧?或者說彼此間有怎樣的相互影響?
王:媒體是我的職業,寫作是我的生活。
一個作家,能不能在精神和行動上與自己的時代締結一種深刻關系,決定其作品的氣象和格局。他要具備兩種能力:恨的能力和愛的能力。你的關懷力越大,越激發這兩股力量,愛得越深沉,越能貼身地看清愛的敵人,看清那些威脅美的東西,你就要去抗爭,去捍衛這個生存共同體,去保護你所愛的人和事。
而這些,也恰恰是一個真正的新聞人所應有的稟賦和信仰。
任何勞動,都離不開責任,一個人的精神成績,往往取決于關懷力大小。一個好作家,一個好記者,首先是一個赤子,要發現時代的任務,要關心共同體的遭遇和命運。
當代中國有個精神危險:由于粗鄙和丑暗對視線的遮擋、對注意力的綁架,國人正逐漸喪失對美的發現和表述,換言之,在能力和習慣上,審丑大于審美。這其實是個悲劇,生活有荒廢的可能。尼采說:“與怪獸搏斗的人要謹防自己變成怪獸……如果你長時間盯著深淵,深淵也會盯著你?!?這就是為何長期以來,我在寫作中總告誡自己,別忘了凝視和采集美好之物,這是我們熱愛生活的依據。
第一本書《激動的舌頭》出版時,評論人王小魯說:“他在一個措辭不清的黃昏里,具有罕見的說是與不是的堅決與徹底能力。他在一個虛無主義的沙漠中,以峭拔的姿態和鋒利的目光,守護著美與良心?!?/strong>
拋去形容詞,有兩個名詞他所用是恰當的:美與良心。換言之,審美與批判,愛與恨。我離不開這兩樣東西,每篇都是,每本書都是,每小時都是。
常:您的作品合集《王開嶺作品?中學生典藏版》是一套怎樣的圖書?請您給廣大粉絲介紹一下。
王:多年來,我的文字深受校園師生的器重和厚愛,山西教育出版社推出這套書,分三個單冊:“精神風光卷”“心靈美學卷”“自然憂思卷”。在篇目選擇、編輯分冊等方面,充分表達了對學生的體貼與呵護,它是獻給“語文”和“幫助寫作”的一份禮物, 我個人感謝山西教育出版社的慷慨和勇氣,這套書在裝禎、用紙堪稱完美的前提下,定價幾乎跌破底線,打完折后,基本即十元書了,這符合我個人的意愿,多年來,我一直期待自己有一套質優價廉到極限的書,送給年輕人。